畫家
師承李元亨教授,早期作品以油畫為主,畫風從寫實、寫意、到近期的抽象畫。
蔡瑞山不排除任何畫風,永遠在追求不同的境界與更高的技巧,其作品加入許多不同元素,也很多元化,讓作品更有立体與美感,跟一般油畫不同的是其作品比較有律動的感覺,生活中常將不起眼的東西變成裝置藝術,成為生活中的樂趣。
作品參加國內外比賽獲獎無數,2003年2005年及2007年作品入選法國藝術家春季沙龍,對其藝術生涯受到極大鼓舞。
雕塑家
談到膠彩畫就不能不提到姚旭燈,這位出身台灣北港的國際最著名旅日膠彩畫家。自小以家門地上作畫為興趣,水墨畫無師自通,19歲就在當時的台灣省立美術館推出個展,後轉往日本發展並在40歲成為日本《現代藝術名鑑》首位登錄的外國畫家。
其畫強調「氣韻生動」,以情入畫,神韻橫生。
融合中國山水的精髓,故其描繪的花鳥蟲獸有著中國古代工筆花鳥畫的精細嚴謹,能讓觀畫者有種迷離的絕妙意境。
尤其書法講求一氣呵成,運用在畫布上揮翰成風,排奡縱橫,忽而縹渺,忽而蒼勁,這種直覺式的筆觸就是自由意志的展現。
又於1973年隨丹林臘像研究中心負責人林健成藝術家學習臘像製作,隔年入國祺實業公司專事陶藝設計工作。
自1990年起在基隆市救國團教授陶藝課程,經歷七年之授課,學子眾多,且深入陶藝領域研究者日眾。
嶺南畫派向來主張「折衷中外,融合古今」,繪畫藝術一向以寫生,注重骨法用筆,畫面賦色豐富著稱。
尤其擅長表現物象明暗以及空氣感,成為近代中國畫派中,相當搶眼的新畫派和顯學,畫風骨感鮮明,在風景的用筆上,細緻中顯出強烈對比,自成一格。
並解說寫意畫時指出,「寫」者心畫也,「意」者情趣也!故寫意畫必須用高度的概括、誇張的手法、精煉的筆墨,來「表現」物象。這與工筆畫的「描繪」物象不同。